閨中少婦不知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
忽見陌頭楊柳色,悔教夫婿覓封侯。
個人賞析:
作者王昌齡,是唐朝頗有盛名之詩人。而這首閨怨詩,正是他的傑作之一。
個人認為王昌齡在描寫女性心情的轉折上相當的細膩。
首先寫到少婦的心中無有憂愁。
在春天的時候,細心的打扮自己,走上滿園青翠的閣樓。
登上閣樓之後,看見田埂邊的柳樹,
心中的哀傷浮現上來,不應該讓自己的丈夫去追求功名,讓自己一人孤單寂寞。
從不知憂愁到明白憂愁,孤單寂寞的感覺。
他明白這樣的感覺有多難受,也後悔自己不應該讓丈夫離開自己。
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田埂邊的那棵楊柳樹。
楊柳,在古代有著濃厚的離別味道。
如驪歌未散客先去,楊柳折枝送故人。
折一段楊柳枝送給即將要遠離故鄉,到他鄉異地的人。
而與春日凝妝形成對比,自己化妝化的在漂亮又有誰看呢?
女為悅己者容。自己喜歡的人,愛的人又不在這裡,化妝做什麼呢?
當然在現代的價值觀上不一定如此。更多女性是為展露自己的美貌自信。
這是題外話,表過不談。
從這整首詩來看,
沒有一字怨,可是整首詩的內容憂愁,閨中的埋怨卻濃的化不開。
正是詩人描繪深刻之處,值的細細咀嚼品嚐。